白葡萄酒的陈年

   2023-12-16 15150
核心提示:让人们津津乐道、教科书乐此不疲的陈年几乎全都是针对红葡萄酒的,特别是那些红酒。白葡萄酒呢?酿白葡萄酒要“吐”白葡萄皮,所以酒里面的单宁含量极少,而且白葡萄酒讲究喝个新鲜爽口。这样,白葡萄酒放长了,酒体和风味反而显得木讷、拖沓,甚至是完全丧失活力。那白葡萄酒还有必要进行陈年吗?对于其中一些,特别是白葡萄酒来说,答案是肯定
最新葡萄酒红酒行业百科知识资讯《白葡萄酒的陈年》是酒商网93wang.cn整理发布,了解更多红酒知识,红酒文化,红酒行业资讯请关注酒商网93wang.cn。

    让人们津津乐道、教科书乐此不疲的陈年几乎全都是针对红葡萄酒的,特别是那些红酒。白葡萄酒呢?酿白葡萄酒要“吐”白葡萄皮,所以酒里面的单宁含量极少,而且白葡萄酒讲究喝个新鲜爽口。这样,白葡萄酒放长了,酒体和风味反而显得木讷、拖沓,甚至是完全丧失活力。那白葡萄酒还有必要进行陈年吗?对于其中一些,特别是白葡萄酒来说,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陈年可以让白葡萄酒达到果香和酸度的平衡,这不啻为一瓶白葡萄酒的灵魂所在。

    我并没有让你去把一瓶新西兰的长相思搁十年再饮,需要陈年过渡到适饮期的主要是指以下几类白葡萄酒:
    前列类,高品质的霞多丽葡萄酒。
    一般较昂贵,所以陈年便有了新的价值和必要性。法国的夏布利白葡萄酒自然不遑多让,像CtedeBeaune的Puligny-Montracher,还有部分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霞多丽也能位列其中。陈年可以让它们的口感更复杂、丰富又不失细腻劲道,这一点很像红葡萄酒的陈年效果。
    第二类,优质的雷司令葡萄酒。
    这里主要指德国莱茵产区和莫赛尔产区的雷司令葡萄酒,适当的陈年可以丰富酒的香气,余味愈加悠长,有人将它们形容为成熟的贵妇人,需要时间慢慢欣赏,恐怕就是陈年后的效果给了这人灵感。笔者曾经喝过一瓶经过十年储存的BertSimonEstateRiesling1995,金色的酒液雍容华贵,杏、水蜜桃、汽油、蜂蜜等气息缭乱了我的嗅觉,口感酸甜平衡,余味不绝。据它的主人说,十年前,这瓶酒喝起来就是酸,所以才索然无味地把剩下的酒留了下来,没想到反倒成了今天的好事。当然,不仅于德国的酒,部分阿尔萨斯的雷司令也有十年左右的陈年能力。
    第三类,甜白葡萄酒。
    其中包括法国苏甸的贵腐葡萄酒、晚收型雷司令甜酒、匈牙利托卡伊贵腐甜酒。陈年可以让甜酒里的酸和甜更加清晰明快,不至于让人甜得腻心,酸得倒牙。甜白葡萄酒的陈年能力极强,二十几年不在话下,很多上个世纪50年代的Chteaud’Yquem在拍卖会上屡创天价就是很好的证明。
    第四类,好年份的香槟。
    远如1985,1996,近如2002,2004。不过,陈年对香槟来说是一柄双刃剑,其香气和风味固然会增添许多,但也同时流失了瓶中宝贵的二氧化碳气体,影响了对于香槟来说极为重要的活力和力度,并同时加重了那类似Corked的木头味。
上述葡萄酒大多数可以久藏十年左右,就算是娇贵的香槟,储存条件好的话和红葡萄酒的陈年能力不相上下。所以,在购买白葡萄酒的时候也较好想清楚了,不要以为白葡萄酒就像可乐,开盖即饮,更不能把1985年的香槟视作风韵不存的徐娘。

责任编辑:好酒招商网http://www.9998.tv   小冯  2010-3-2   10:57                 
本文来源于酒之园

以上就是酒商网93wang.cn整理最新关于《白葡萄酒的陈年》的全部内容,酒商网每日更新白酒知识,洋酒文化,葡萄酒红酒产区知识以及酒水加盟招商信息。

葡萄酒年份酒的收藏

5000年来许多文明都与葡萄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图坦卡蒙法老用葡萄酒陪葬,耶稣基督把水变成葡萄酒,在历史上葡萄酒一直是一种、一种宗教仪式用品、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与绘画、家具等等可以拿去向人炫耀的收藏品不同,葡萄酒必须被存放于地窖里,远离光源,避免环境中温度和湿度的大范围波动。而且,无论你如何珍惜、无论年份如何之好、无论

酒商网(93wang.cn)提供红酒(葡萄酒)类的红酒百科知识,如:葡萄酒的制作方法 自酿、波尔多葡萄酒好喝吗?红酒的正确喝法该这么喝?红酒有保质期吗?张裕解百纳和干红什么区别?红酒排行榜前十名都有哪些?葡萄酒的保质期一般是多少年?红酒怎么开瓶塞?、拉菲红酒产地是哪里?干红和葡萄酒的区别是什么?长城干红葡萄酒好还是张裕干红好?罗曼尼康帝红酒什么价格?喝红酒的好处和坏处都有哪些?红酒打开多久就不能喝了?奔富红酒一般多少价格?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哪种好喝?香槟酒属于什么酒?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有什么不同等百科知识。

来源链接:www.93wang.cn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葡萄酒适合自己的较好

保证我们享受葡萄美酒的,即不在于高昂的价格,也不在于葡萄酒专家们的鉴定,而是我们个人的口味。哪些是可口宜人的,只有自己才能体会,而个人的品味也反映了个人的阅历、品性、对自我的认知,有时甚至还会反映教育和社会出生。不同的感觉是我们与生俱的,但这也是可以后天学习而得的。品尝,再品尝。�D�D这就是那句座右铭。我们可以品尝、比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