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从工作到现在他累计喝了2吨茅台,按照现在的市值,价值相当300万。作为茅台发展历史上里程碑的人物,直到72岁才卸任茅台董事长的职位,被人称为为“中国白酒业泰斗”。他是谁呢?
先来说几个茅台酒厂的数字你们感受下。
一个小镇里的酒厂,市值高达4000亿,公司毛利润达92.23%,去年收入326.60亿,今年第一季度,纯利润就飙到了48.89亿!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拿互联网公司赚钱能力最强势的网易来说吧,他们第一季度的净利润也才24.61亿,仅是茅台酒的一半。
这赚钱能力简直了,怪不得引得众多投资者感慨:这才是中国最赚钱最让人省心的公司。
如果谁当年买了茅台的股票肯定已经涨疯,不过茅台不仅会赚钱而且投资价值也相当高,素有软黄金之称。
2011年,一瓶“精装汉帝陈年茅台”被一位酒类收藏家以890万成交价买走,买走,走...
(小伙子,你肯定是买完房以后才买的酒吧,890万啊。。)
没错,一瓶酒就是北京一套房!全世界,如此丧心病狂的等价交换恐怕也只有茅台和少数几家做得到了吧。
名冠世界的历史
作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的贵州茅台酒,名冠四海的历史是从1915年开始的。在这届国际博览会上,茅台代表中国传统白酒与法国的科涅克白兰地、英国的苏格兰威士忌共同被评为世界三大蒸馏酒,并授予金牌和奖凭。茅台,从此走上世界舞台,从此高踞世界三大名酒的宝座。
1952年9月,周恩来总理批准举行全国第一届评酒会,茅台在上万种酒中当选为“中国八大名酒”之一,并名列榜首,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的国酒。
从此以后,茅台酒作为国酒,不仅成为规格最高、彰显高贵的国宴酒、外交礼仪酒,而且成为中国民间弥足珍贵的上乘佳品。
2014年5月27日,《福布斯》发布全球2000强企业榜单,贵州茅台名列中国酒类上榜企业首位,在世界酒类企业中位列第9。
而说到底,这一切都离不开他们的酒厂老大,这个茅台发展历史上里程碑式人物,他被称为“茅台酒魂”,白酒界的“三个火枪手”之一,名副其实的“中国白酒界泰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他就是季克良
从1983到2015年,当了32年厂长,退休时72岁高龄。(别人60退休,他72岁,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几度被贵州省委领导延长任期)
把茅台厂从年收入6亿干到320多亿,市值4000亿,他究竟怎么做到的?
3岁被过继给别人 大学穷得回不了家
1939年,季克良出生在江苏南通,父母是农民没啥文化,而他是家中的第5个孩子,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拉扯五个孩子长大,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3岁时,季克良就过继给了膝下无子的姑姑,背负着两家人希望,季克良同学努力地考上了大学。
选学校专业时,哪个离家最近,路费最便宜就报哪,最后选的是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发酵专业,冥冥之中就注定了与酒相关。
尽管路费只要一块二毛钱,他还是回不起家,三次寒暑假都没回过家。
大学期间,房子被一场大火烧得什么都没了,不久哥哥又病重过世,养母两次阑尾炎开刀手术住院,但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一切都被善意的长辈们刻意隐瞒着,直到过去很久以后季克良才知道,成了他心里永远的遗憾。
工作分配到穷乡僻壤 从23岁一直干到72岁
终于等到大学毕业,学习成绩优异的季同学,因为不懂搞关系那一套,被分配到了贵州一个穷乡僻壤的小镇。虽然是穷乡,但好歹是铁饭碗,季克良格外珍惜还是屁颠屁颠去了。
(当年的茅台镇)
但是,交通差到无力吐槽,路上一共花了9天时间:从南通到上海要在船上漂1天,再到湖南株洲要火车坐2天,然后从株洲到贵阳还要2天,从贵阳到遵义还要1天,从遵义到茅台镇要3天才有一趟车!等下了车还又走了1天路才能到镇里。
但迎接他们的是,贵州大山里一片低矮破旧的小厂房,周围一片荒凉凉,赤水河边,大山深处世隔绝,到处泥泞又坑洼,这哪里是分配工作,简直就是流放啊。
当年的酒厂正在低谷期,效益很不好,当时只有300多名员工,产量仅220吨,亏损额高达84万元。
(老茅台酒厂)
但顾不上吐槽环境,季同学就被博大精深的酿造工厂给震住了。
有一天季克良正在一个小饭店吃饭,上面看到架子上放的茅台酒瓶,得知小饭店的茅台论两卖,3毛6一两,季克良迫不及待买下一杯,温吞的香味扑面而来,一杯下肚,优雅、醇厚的味道令他难以忘怀。
这是他喝过的最好喝的酒了,从那时起,季克良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先干上10年成为一名大酿酒师。
从苦力干起 每天12小时 。酿酒是很苦的活儿,几乎所有的重要酿酒工序都要与炎热连在一起:高温制曲,高温发酵,高温蒸馏。还有修禅悟道般的漫长过程:堆积发酵,入池发酵,7次取酒,9次蒸煮……文革期间,季克良被下放到车间酿酒。
一天要烤10甑酒,把糟子从窖坑里背出来。要切碎,再上甑、下甑、加曲、翻拌、收堆。一甑糟子有一吨左右,来来回回折腾20多次,总量达20吨。这意味着季克良一天要搬运200吨的东西。
而且,酿酒用的水要到赤水河里挑。烤酒是人工烧火,每天凌晨两三点就要爬起来给炉子生火,忙碌12小时,到深夜才能休息。当时的工作强度是现在的两倍,光是干最最基础的体力活他就干了3年。
(高温的车间)
很多年以后,他的品酒方式已经出神入化,只要用鼻子一闻,便能判定酒中的香气成分是否达标,就能区分出几百种不同年份、不同轮次、不同酒精浓度、不同典型体、不同酒龄的茅台酒,练就了一个世界上最贵的鼻子。
现在哪种杜康酒好喝(现在哪种杜康酒好喝又便宜)
一、年龄称谓 0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0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0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0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0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0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0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0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茅台尚酱
季克良说,自己从工作到现在累计喝了2吨茅台,有人算了一笔账,按照现在的市值,他喝的茅台酒价值300万。
季克良不仅是酿酒师,还在厂长的位子上坐了33年,还被评为2015中国最受尊敬的企业家,胡润企业家终身成就奖。
“茅台教父”
从前的茅台总是凭着老师傅的经验代代相传,质量也一直很不稳定,直到季克良来到这个山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经过无数次摸索和试错,竟然破天荒地系统书面总结了酿造秘方,使茅台酒在1991年后实现了质量、产量的恒久如一,为系统性地破解茅台之谜打下了坚实基础。
1.解决酒糟水分含量、窖池质地、酒曲选择、二次酒产量减少等众多生产方面的长期遗留问题。
2.首次提出贵州茅台酒的三种典型体(酱香、醇甜、窖底)的划分,制定《茅台酒曲操作注意事项》。
3.发现二次酒产量少的20个因素,制定了50条相关生产措施,这不仅让茅台酒的产量增加了8%,而且明显地提高了其质量。
1977年,茅台首次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750吨的生产计划,并结束了15年完不成生产任务的历史。1978年,茅台酒的产量突破了千吨大关,扭转了连续16年来的亏损,实现了盈利。
正是季克良对于茅台的各类技术的系统研究和整理,才成就了“国酒茅台”在白酒行业的龙头地位,“茅台教父”称谓由此盛传。
三次困境,化险为夷
从本轮白酒业面临塑化剂风波等一系列窘境谈起,季克良一手打造的茅台集团经历了3次困境。
第一次困境是1988年,国家有一次反对高消费的行动。茅台酒在国家限制性消费的名烟名酒的目录中,主要是限制“不准团购”。而当时,茅台酒的市场意识又非常淡漠,“在那几年,茅台酒厂一直就只有开票、收钱和发货的几个人;所以市场应对能力极为有限。”
“你们也许不相信,茅台酒厂在当时那种环境下,想参加成都春季的糖酒会,也很难拿到一笔像样的经费。”季克良笑称,“更不要想去中央电视台做广告了,当时主管部门对去中央电视台做广告时的表态是:几十万应该够了吧?”
第二次困境是到199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又逢山西毒酒案爆发,当年5月,季克良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公司党委书记。
集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工程师于一身,这一年季克良虚岁60。在本该卸甲归田,含饴弄孙的年纪,季克良带着一帮老兄弟重新创业。对质量上,季克良更加严格。他提出——产量服从质量、速度服从质量、效益服从质量、工作量服从质量。
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他开始带头抓市场跑销售。改革开放后的市场进入了一个“好酒也怕巷子深“的年代,几百家大大小小的酒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老百姓的餐桌不再是一种白酒一统天下。
于是这个技术总工程师出身的老大,开始号召员工转变观念,围着市场转。为了给全员跑市场带个好头,季克良总结了茅台的工艺特色,并经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这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效应,使得茅台销售直线彪升,他甚至把健康饮酒做成了上世纪末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季克良本人也成了茅台的活招牌。
也是从那一年开始,茅台酒厂才开始布设销售网点,才开始分开供销两条线。“原来都是供销社在干。”要说金融危机等外部因素,对茅台酒最直接的影响是价格“无法上升”。如今再回忆当年往事,季克良感受颇深,但“这已是全部不良影响了”。
“这一轮当然是第三次。”他对茅台酒的“激情介绍”截止到2011年,“2011年,茅台酒第一次销售收入超过五粮液,同时还超过了英国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白兰地的产量。”
对2011年之后的回忆,他的措辞相对谨慎、简单,“自2012年开始,我们就感觉市场‘有点冷’”,但也仅仅是“增速下降、价格回落”。目前环境对茅台酒的“真正影响不大”。对于茅台酒市场“价格回落”的质疑,他的解释是:“酒出厂价格并未变化。”
2011年1月1日开始,茅台酒开始提价20%。当时加价之后,季克良对媒体称,其价格措施有助于保证消费者的利益,因为同时也进行了限价,“此次提价后,在茅台专卖店买酒的价格比以前还要低。以前提价之后,茅台的经销商可能会层层加价;但这次提价的同时,也进行了限价、限量购买,经销商不能以任何理由超过茅台公司规定的最高限价销售。”
尽管如此,市场上的茅台酒售价仍然高于959元/瓶,有的甚至卖到了1500元或者更高。“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们的经销商和专卖店也做批发酒的业务,将酒批发给零售商,有的经过一道批发,有的经过两道批发,所以把价格加了上去。”季克良说。
而对于今天的困境,在季克良看来,茅台酒原来供不应求,现在只是消费结构有所改变,消费人群在变化;所以“实质影响不大”。尽管如此,现在显然还不到下最后结论的时候。
身居寒舍 虚怀若谷
有一次获得奖励的过程。当年,他在任期间,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之后,主管部门说要给他20万元的奖励。他立即表态:不敢拿,不要。
要知道,他当年的年薪只有3万元,一样要养儿育女、养家糊口。对金钱没有渴求是假的;但是,“就不敢拿,也不敢要”,他说。最后还是拿了,因为省委领导批示、组织部同意了。
“我感觉,在那个年代包括现在,国企里面的领导人,首先是组织给你机会,然后才有个人施展能力的平台。”季克良说,“做出成绩了,心态非常重要。千万不能以功臣自居。”
坊间传闻,茅台酒厂的工人年薪至少十几万,是很多丈母娘心中的最佳女婿人选,一听是茅台酒厂的就知道能开奔驰宝马,但季克良没什么老板派头,从来是都是一切从简。
(上下班喜欢轻车简从)
(见到老工友,总要聊上几句)
当年和季克良一起下放到贵州的还有他的同班同学,后来成了他的妻子,两人一辈子恩爱,一生过得清贫,至今没收藏过茅台酒。季克良当时已经是厂长和董事很多年了,但还是住在老厂的80平破旧家属楼里,家具都还是结婚的时候买的,直到孩子太多实在挤不下才换了地方住。
(客厅略显拥挤,一张脱了漆皮的写字台,笔记本电脑显示的是60年代季克良向周恩来总理赠送茅台酒的照片。)
而他的子女也全都按照家规没有进茅台酒厂。卸任贵州茅台董事长职位后,季克良还是住在茅台镇。现在的他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他形容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就是——“打小牌、带小孩、打小球、喝小酒”。
“我的人生已没有秘密。茅台是我一生的主题,酿造国酒就要对它负责一辈子、一百年、一千年。”
“杏花烟雨风骨,乌蒙磅礴气势” 他被人这样评价。
从意气风发的小季到双鬓银丝的老季,近半个世纪的时光,季克良的名字与茅台紧紧连在一起。身为企业家的他,少了许多企业家大起大落的丰富经历,但是没有人比他活的更纯粹。
与酒打了一辈子交道,这个江南书生也褪去了年轻时的清苦干烈,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喧哗,正如窖藏陈酿。
来源:创业精英圈综合自创日报(ID: chuangribao)、凤凰财经、华夏时报、网络等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年轻人,不要再贷款买房了!
以上就是酒商网93wang.cn整理最新关于《茅台镇王宗德踉酒厂(王宗履酒)》的全部内容,酒商网每日更新白酒知识,洋酒文化,葡萄酒红酒产区知识以及酒水加盟招商信息。
酒商网(93wang.cn)专业分享白酒类的百科知识,如贵州茅台飞天53度茅台价格?五粮液浓香型价格是多少?坤沙酒是什么酒?茅台酒产地是哪里?五粮液和茅台哪个好?飞天茅台怎么样?白酒酿酒方法流程,白酒酿酒配方都有什么?泸州老窖的酒是什么香型的?山西汾酒是山西的什么地方?洋河系列酒价格表大全、习酒1988价格多少?剑南春52度浓香型白酒多少钱一瓶、国台酒53度酱香型价格、红花郎酒53度酱香型价格查询、古井贡酒V6多少钱一瓶、酒鬼酒价格表、老白干酒、金种子酒、伊力特、水井坊、口子窖、金徽酒、今世缘、迎宾贡酒、等白酒的百科知识。
来源链接:www.93wang.cn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小麦发酵酿酒原理(小麦酿酒工艺流程)
白酒历史悠久,几千年来,经过传统酿酒的市场培养,喝酒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和文化。想想自己,看看身边的人,古往今来,举杯欢庆,借酒消愁、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良朋欢聚、知己相对、商海社交、生活喜好、治病养颜,时间百态都有酒,有“无酒不成席,对酒当歌”的俗话。一个项目...,茅台尚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