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酒师,一个新鲜而神秘的职业,说它新鲜,是因为它是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在2007年11月颁布的新职业之一,并且到现在为止国内还没有相关的资格认证;说它神秘,是因为品酒师的工作不仅仅是喝酒品评那么简单,它的背后还有着更多的故事。 缓缓端起酒杯,仔细观察酒的颜色,然后轻摇两三下,鼻子凑近杯口,吸一口酒香气,几秒钟后,举杯喝一口,反复鼓动舌面,让那一小口酒在口腔中打转,与味蕾接触,一连串的动作顺畅、优雅。 做这些动作的是品酒师刘薇,她记不得这些动作自己做了多少次了,“其实,我不算是什么品酒师,只是别人都喜欢这样称呼而已。” 虽然刘薇有些谦虚,但任意开启一瓶葡萄酒,酒一入口,她只要凝神静气地细品一会儿,就能准确告诉您,此酒当属哪种档次,是果香类、花香类、植物类、动物类还是熏烤类,以及它的酒精浓度是多少……丝毫不差的品评,展现的是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敏感。 为了让市民能更多地了解葡萄酒,上周四本报在云南红酒业发展有限公司举办了一次葡萄酒品鉴会,在这次品鉴会上,笔者认识了云南红首席品酒师刘薇。 近年来,随着葡萄酒市场的不断拓展,许多酒吧、酒庄应运而生,随之带出了一批新兴职业,其中就有葡萄酒品酒师。 葡萄酒品酒师凭着高度灵敏的感知,丰富的经验和准确的判别能力准确判断出使用的葡萄品种、采用的生产工艺、酒龄的长短以及酒的产地、酒的风格特点乃至主要缺陷等,为老板进货把关;除此之外,他们帮顾客选择富有个性特点的葡萄酒,并搭配不同的菜肴,使酒的品质发挥出来;此外,他们常参加一些高级酒会,或商业聚会,介绍酒知识、传播酒文化。 目前,云南大多数售卖葡萄酒的场所都有自己的品酒师,这个新职业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薪水也相当可观。 刘薇说自己不是品酒师,“在法国,要做一位的品酒师是终身都要在这个行业里工作,按照法国的规定,在毕业拿到品酒师资格证后,要到酒庄工作至少十年,然后考初级,然后再次到酒庄工作几年,再考中级,一直这样向上不断提升和修炼,级别就是大师级了。” 对于的年轻人来说,如果想要到法国学习品酒师,一定要有生物、化学相关知识,才有资格参加的考试。 在西方国家,由于葡萄酒文化盛行悠远,葡萄酒品酒师这一行业已经很规范,比较的机构有WSET(葡萄酒与烈酒教育基金会)、英美CMS(注册品酒师认证)。据悉,品酒师的级别是考取伦敦葡萄酒学院的MasterofWine(葡萄酒硕士),但实际上,考取人数非常少,自上世纪50年代成立学院以来,全世界只有二百多人获得此证书。 虽然许多葡萄酒场所都有自己的品酒师,但一般都是业内自主称呼,因为目前在还没有专门的葡萄酒品酒师认证资格考试。 在上海、广州以及北京等地,关于品酒师的培训机构倒是不少,“一般培训两三个星期就可以拿到所谓的品酒师证书”,之前也有人劝过刘薇办个品酒师培训机构,“我不想做,感觉那样对葡萄酒本身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而且我也只是拿到了品酒师资格证书,距离品酒师还相差很远。” 尽管认为手上有这些培训机构颁发的品酒师证书的就是品酒师,但实际上拥有相关证书的人并不是太多,原因何在?“可能是市场原因,毕竟葡萄酒在还不是很流行。”刘薇分析道,再者和培训费高也有关,在广州,三天时间就要4000多元,令很多人望而却步。 自小受熏陶恋上葡萄酒 每一种葡萄酒都会略带酸味,但你不能直接用“酸”这个词来形容这个酒,因为这个词是单调而贫乏的。 刘薇与葡萄酒结缘,她认为是自小受大哥的熏陶,“大哥现在法国从事和葡萄酒有关的工作,小时候大哥经常给我讲一些葡萄酒的知识,时间长了,自己就喜欢上了葡萄酒。” 刘薇上初中时就对世界几大名酒庄有所了解,上大学也毅然选择了生物,一切都是为能到法国学习品酒做准备,2003年,刘薇考上了法国波尔多第二大学的品酒。 “小时候对于葡萄酒的记忆停留在苦、涩味道的阶段,大学毕业后,当真正踏上法国香槟区的土地,整个人沉醉在道路两旁望不到尽头的葡萄园里,学校课堂上老师用很美妙的词汇描述不同酒的味道,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用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葡萄酒。”刘薇回忆到。 不过真正学习品酒是在波尔多二大上学的第二年。 品酒课很特别,每人一张桌子,一盏灯,边上还有一个水龙头,桌子上会摆好几种葡萄酒。灯是用来帮助观察酒的颜色,水龙头里放出的水则是让学员在试完一种酒以后漱口用,一堂课下来,每个人常常要品上十来种葡萄酒。 法国老师对远道而来的学生格外关心,在品酒师的学习中常常会接触到大量专有名词,“老师会为我们做更多的解释,每一种葡萄酒都会略带酸味,但你不能直接用‘酸’这个词来形容这个酒,因为这个词是单调而贫乏的。所以,我们需要用一些更丰富的词汇来描述这个特点,品酒师首先要学会深刻体会,然后再把这个体会清晰地表达出来。” 视觉、嗅觉、味觉锻炼了半年 想成为一名品酒师,拥有灵敏的嗅觉、视觉和味觉是基本的条件,品酒就是味觉和视觉的一场游戏。 “有六个月的时间老师都是在锻炼我们的视觉、嗅觉和味觉。”想成为一名品酒师,拥有灵敏的嗅觉、视觉和味觉是基本的条件。 刘薇所在的品酒师班那一年一共有18名学生,毕业拿到品酒师资格证书的只有13人,有的是在中途认为自己不喜欢这个而转学其他,而有的则是因为自己的嗅觉和味觉不够敏感,“当老师发现有学生嗅觉和味觉不够敏感时,会劝说该学生选择其他。” “品酒就是味觉和视觉的一场游戏。”课堂上,对于酒的颜色是要用色卡来区分的,宝石蓝、紫罗兰……原本还有些发涩的葡萄酒在刘薇眼里成为一种艺术品,“你要观察那些不同的颜色,要靠嗅觉去分辨很多的味区”,刘薇把这种变化的魅力称为一种游戏。 以上就是酒商网93wang.cn整理最新关于《首席品酒师是怎样炼成的?》的全部内容,酒商网每日更新白酒知识,洋酒文化,葡萄酒红酒产区知识以及酒水加盟招商信息。 白酒工艺:手心手背谁是肉? 手心手背谁是肉?有个众所周知的俗语已经给出答案,即手心手背都是肉。然而,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居然可以形成一个广为流传的俗语呢?正因为好多人其实并不知道“手心手背都是肉”的简单道理,或者已经做出了“手心是肉、手背不是肉”的事情。 白酒行业关于传统工艺和现代信工艺的争论已经由来已久了,有的强调传统工艺白酒的口感,有的强 来源链接:www.93wang.cn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外资能看懂白酒吗? 随着国外资本越来越多的渗入到市场上,例如,美国高盛并购口子窖25的股权,在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高盛去年底积极入主口子窖,是否意味着外资对白酒的并购在升温呢?事实上,白酒这块肥肉,外资想进来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还有点看不懂,也不一定玩的转。 早在2006年12月11日,水井坊大股东全兴集团的控股股东成都盈盛投资控股有限公
最新酒行业知识百科问答《首席品酒师是怎样炼成的?》是酒商网93wang.cn整理发布,了解更多白酒知识,酒文化,酒行业资讯请关注酒商网93wa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