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吉伦特河(Gironde)周围葡萄种植业的起源至今仍存在一定争议的话,那么早在罗马统治时期,罗马人把葡萄引入到波尔多的格拉夫和苏玳地区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如同勃艮第和摩泽尔河畔一样。奥索尼乌斯(Ausonius)在其诗篇中就首次提到了这一地区的葡萄酒与葡萄种植。他是一位活跃于公元四世纪的诗人,今天位于圣埃美隆的奥颂酒庄(Ausone)就是以其名字命名的。不过,此地区的葡萄种植应该早于这一诗篇的出现时间,尽管至今没有相关史料来证明这一点。
此后,葡萄种植历史脉络逐渐清晰起来,直到公元12世纪,一份完整的波尔多葡萄种植史就完完整整地呈现在人们眼前。如今的产区,如格拉夫、布拉伊和布尔格在那个时候已经开始广泛地种植葡萄,位于此处的一些酒庄,其葡萄种植历史甚至更早,如克莱蒙教皇堡(Pape-Clément)。到12世纪末,英国国王亨利二世迎娶法国阿基坦地区的埃莉诺公主之后,波尔多被纳入了英国的管辖范围,随后国家推行的税收减免政策更进一步促进了贸易往来,降低了商品的流通成本,这也使波尔多葡萄酒成为了英国的畅销品。这可以想象得到,当时的英国对于葡萄酒的需求量是有多么的大啊!
随着1453年英国统治的结束,英国和波尔多地区的贸易也有所减少,但不久之后又恢复了正常的贸易往来,对于波尔多的商人来说,英伦诸岛仍是重要的出口市场。尽管英国对法国产品苛以重税,还通过1703年的《梅图恩条约》(the Methuen Treaty)加强了葡萄牙葡萄酒的进口,但是总的来说,葡萄酒贸易仍呈现出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随着梅多克填海造田的竣工,这一地区更摇身一变,成为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垂涎之地,他们在这里购地,扩张葡萄园,建立起新城堡。其中的要算塞居尔家族(Segur)了。这个贵族家庭于17-18世纪在梅多克建立广阔的庄园,管辖的葡萄园绵延百里,亚历山大・塞居尔(Alexandre de Ségur)之子尼古拉斯-亚历山大・塞居尔侯爵(Marquis Nicolas-Alexandre de Ségur)因此也被冠以“葡萄王子(Prince des Vignes)”的美称。随着贸易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许多的商人,如德国的Eschenauer 和 Kressmann, 英国的Barton及Johnston都加入了波尔多葡萄酒交易的行列。
名庄葡萄酒进口后价格会增长多少
正规渠道的话,关税接近50多,销售溢价会达到2成以上,甚至达到也有可能,不过现在也有部分酒商以拍卖价的10作为服务费来操作。一两瓶的话,建议还是去香港之间带回国吧。
到19世纪末,波尔多左岸地区就发展成了今日大家有目共睹的模样,更坐拥众多葡萄园。在1855年巴黎世博会前夕,波尔多地区在拿破仑三世授命下建立了酒庄分级制度,除波美侯和圣埃美隆的酒庄当时并没有获得此殊荣,这两个地区的酒庄也是在近几年才施行自己的葡萄酒分级制度,这也许是出于对1855年波尔多地区分级制度的不满吧。
从1855年起,波尔多葡萄酒逐渐地流传出去,广为人知,吸引了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尤其在病虫害肆虐,波尔多深受其害时期,人们对波尔多的关注程度更高。针对从美国引进的一种葡萄树孢子病或白粉病(oidium powdery mildew),人们开始对波尔多葡萄酒进行了很多试验。后来,随着19世纪末植物标本制作热的兴起,外来疾病的不断激增,尤其是葡萄根瘤蚜(phylloxera)的爆发,波尔多葡萄酒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当时波尔多地区的葡萄园一片连着一片,感染起来也是一整片,一整片的,所以起来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终,还是只能引进美国葡萄树根,将本土葡萄嫁接上去,之后,葡萄园的状况才慢慢地有了好转。
1881年,根瘤蚜虫病大会在波尔多举行,波尔多引进美国葡萄树根的试验在其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很多试验如carbon bisulphide injection也在波尔多进行。其他的外来病种,如霜霉病(Downy Mildew)和黑腐病(Black Rot)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席卷了欧洲葡萄园;随后一战、经济大萧条和二战的接踵而至,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波尔多葡萄酒的发展。因此,当回顾20世纪波尔多葡萄酒的发展史时,可以讲述的内容有如此之多就不足为奇了。
以上就是酒商网93wang.cn整理最新关于《法国波尔多的葡萄酒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的全部内容,酒商网每日更新白酒知识,洋酒文化,葡萄酒红酒产区知识以及酒水加盟招商信息。
来源链接:www.93wang.cn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进口葡萄酒需要缴纳什么税
一般进口葡萄酒(瓶装)所需要交纳的税费包括关税14(惠国待遇)、增值税17、消费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