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的发展历史是怎么样的?

   2023-05-27 1780
核心提示:在五粮液的酿制工艺成形过程中,为重要、影响的当数“姚子雪曲”。它是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宜宾绅士姚氏家族私坊酿制,采用玉米、大米、高粱、糯米、荞子五种粮食。 “姚子雪曲”是五粮液成熟的雏形。到了公元1368年的明朝初年,宜宾人陈氏继承了姚氏产业,总结出陈氏秘方,五粮液用的就是“陈氏秘方”。此酒两名,文人雅士称
最新酒行业知识百科问答《五粮液的发展历史是怎么样的?》是酒商网93wang.cn整理发布,了解更多白酒知识,酒文化,酒行业资讯请关注酒商网93wang.cn。

  在五粮液的酿制工艺成形过程中,为重要、影响的当数“姚子雪曲”。它是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宜宾绅士姚氏家族私坊酿制,采用玉米、大米、高粱、糯米、荞子五种粮食。 “姚子雪曲”是五粮液成熟的雏形。

  到了公元1368年的明朝初年,宜宾人陈氏继承了姚氏产业,总结出陈氏秘方,五粮液用的就是“陈氏秘方”。此酒两名,文人雅士称之为“姚子雪曲”,下层人民都叫“杂粮酒”,这就是而今五粮液的直接前身。保留至今的明朝老窖,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现仍在使用。

  1909年,陈氏秘方传人邓子均将酒带到一个家宴上。晚清举人 杨惠泉品尝了以后说:“如此佳酿,名为杂粮酒似嫌凡俗,而姚子雪曲虽雅,但不能体现此酒的韵味。此酒是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更名为‘五粮液’是一个雅俗共赏的名字,而且顾名可思其义。”自此五粮液美名问世,悠悠盛名,已将达一个世纪。

五粮液酒的特点是什么?

五粮液酒以优质糯米、大米、高粱、小麦五粮为原料酿制而得名,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其酒液无色,清澈透明,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绵,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至好处。酒度分39度、52度、60度三种。饮后无刺激感,不上头。开瓶时,喷香扑鼻;入口后,满口溢香;饮用时,四座飘香;饮用后,余香不尽。属浓香型

  五粮液酒厂有旧糟坊的老窖遗物,为明代所遗,迄今已有300余年历史。清初,叙州城有4户酒坊,在二坎子有温德丰糟房(后改为利川永)、马家巷有张万和糟房南门有德盛福糟坊、东门有长发升糟房,各有三个酒窖,其中以温德丰糟房酒窖早,产酒美。清雍正年间酒窖增至52个。1840年至1937年糟坊达14家,酒窖125个。1949年,只剩9家糟坊,酒窖76个。1952年在利川永、长发升、张万和等糟房的基础上建成现酒厂,继承传统工艺,恢复和发展五粮液生产。

  

以上就是酒商网93wang.cn整理最新关于《五粮液的发展历史是怎么样的?》的全部内容,酒商网每日更新白酒知识,洋酒文化,葡萄酒红酒产区知识以及酒水加盟招商信息。

来源链接:www.93wang.cn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发明用粮食酿酒的吗?

酿造粮食酒的方法首先是人发明的,古代不出产大批、易储存的水果,的水果只有桃和梨,不能浪费在酒上。利用粮食酿酒根据传说早是禹的妻子仪狄发明的,为了宣扬禹的“明君”形象,历史书说禹“饮而甘之”,然后说以后这种东西必将导致亡国,“遂远仪狄”。粮食酒原来都是放在坛中边酿造边贮存,喝时开坛,筛除酵母渣滓。所以古代喝酒也叫“筛酒”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