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有着奇怪逻辑的问题,但被问到的概率却很高。消费者一般用的扫商品条形码的软件大概就是微信扫一扫、淘宝扫一扫,以及类似“我查查”之类的APP了吧,那么到底为什么有些东西扫得出来,有些扫不出来呢?
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如同google搜索一样,当你把你的网站放上公众网络并被其收录后,你网站的内容才会有可能被搜索到,在未被收录前,无论你的网站内容多丰富、设计的有多好,都无法搜索到。这些扫码软件也一样,商品条形码需要先被其收录进去,才能被搜索到。
所以,对于进口酒来说,没有被收录到的概率实在太高了,一般只有有一定流通量的酒才会被收录到,而那些精品酒由于量本身就少,几乎很少大面积流通,所以越是精品酒,扫不出来的概率越大。再者,一些新上市的酒更是不可能被扫码到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这些扫码APP公司要活下去,它的赢利方式就是向一些商家收取(LE SUO)收录条形码的费用。说个例子,一款OEM酒,给6000块钱给上述某扫码APP后,其扫出来的价格是1288元,但如果商家不给钱,结果就是要不扫不出来,要不扫出来的价格是28元……所以我经常说个笑话:当人们去超市买个面包都要扫码一下证明这是一只真正的面包的时候,那我们的智商是用来干嘛的?
背标写着“保质期10年”,可是这酒是2001年的,是不是过期不能喝了?
这又是一个ZF主导的搞笑的问题。如果真是这样,那82年的拉菲那不是要喝死人了,怎么还有人买,还卖好多万?
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推行食用商品质量管理,任何入口的东西都必须标配一个保质期。那进口葡萄酒保持期多久?可以说当时法规制定者也不懂,但自己挖的坑也得跳啊,在对国民智商“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将葡萄酒的保质期限统一制定为10年!自此,无论什么酒,只要是葡萄酒都是保持期十年的伟大时代正式到来!
十多年后,人们喝葡萄酒的越来越多,慢慢开始感觉到被愚弄了十多年的“保持期10”是有问题的,法规制定者在喝了大量82拉菲之后,也觉得这说法不对啊!
那葡萄酒到底有没有保质期?
在欧美等经常饮用葡萄酒的国家,其实是没有葡萄酒保质期的概念的,他们看的是“适饮期”。适饮期是基于葡萄酒的生命周期而言的。葡萄酒从出生、成长、成熟到衰败,适宜饮用的时期是进入成熟期到顶峰期。 由于自身品质和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同葡萄酒的生命周期长短不一。有的从成熟到顶峰只有短短的几个月,而有的则可达数十,甚百年。葡萄酒适饮
所以,国民要清醒了!终于到了1995年,《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出台,“保存能力超过18个月的食品,可以不用标注保质期。”而2007年开始实施的《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也规定了,酒精度超过10度的葡萄酒或者其他酒精饮料,可以不用标注保质期。
既然可以不标保质期了,那为什么市面上仍有相当部分的葡萄酒还是标注自己的保质期是10年或20年呢?一般地,标10年的是进口、经销商实践过之后,为了避免陷入无穷尽的解释(要知道有些消费者并不好对付啊),甚至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发觉还是标10年好。而标20年的,那多数是另一种想法:标20年证明我的酒好(MD,又是什么心理)!
那葡萄酒到底有没有保质期?
在欧美等经常饮用葡萄酒的国家,其实是没有葡萄酒保质期的概念的,他们看的是“适饮期”。
适饮期是基于葡萄酒的生命周期而言的。葡萄酒从出生、成长、成熟到衰败,适宜饮用的时期是进入成熟期到顶峰期。 由于自身品质和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同葡萄酒的生命周期长短不一。有的从成熟到顶峰只有短短的几个月,而有的则可达数十,甚百年。
葡萄酒适饮期到来的快慢与存在的长短,是由葡萄酒的陈年潜力决定的。陈年能力越强的,适饮期来得越缓慢,适饮期的时间也越长。
以上就是酒商网93wang.cn整理最新关于《条码扫不出来,就是假酒吗?》的全部内容,酒商网每日更新白酒知识,洋酒文化,葡萄酒红酒产区知识以及酒水加盟招商信息。
来源链接:www.93wang.cn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青梅酒越陈越好吗
青梅酒越陈越好吗青梅酒一般以低度(40度以下)浸泡或发酵为主,因为果中的果酸与果糖不利于存放,一般在5-6年以内必须要喝掉,否则会变质及超标,因此,不是越陈越好。虽然高度酒泡青梅能贮存更长时间,但高度酒会令果肉的营养成分破坏掉,所以市场上很多青梅酒都是有保质期的。自酿青梅酒还要注意去核处理,否则会青化物超标,损害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