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鸣之地酒庄(Kanonkop),看似很奇怪的名字,其由来却和南非葡萄酒的历史有着莫大的联系。“Kanonkop”一词来源于 Kopje(hillock)。17世纪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开普敦建立驿站,由于当时通讯不发达,商船到达后,需要点燃一门炮通知偏远地区的居民相互换取各自的商品。为了纪念这门大炮和这段历史,酒庄被命名为“炮鸣之地”酒庄。
炮鸣之地酒庄是典型的家族式经营。酒庄的创始人JW Sauer是当时南非国会内阁大臣,他买下酒庄后传给自己的儿子Paul Oliver Sauer,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现在的管理人是第四代,酒庄的名气也越做越大。
炮鸣之地酒庄位于南非出产红酒有名的地方――“红酒碗”,在斯特兰德(Stellenbosch)Simonsbery山脉的较低的斜坡上。这个地区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昼夜温差大,可保证葡萄积累充足的糖分,发育出饱满的果香;冬季气候温和,有湿润清凉的海风,温度在 0℃~1O℃左右,无需埋土防寒。花岗岩的土质再加上主要集中在冬季的605毫米的降水,特别适宜葡萄的生长。
拉维科尔酒庄建立于什么时间?
拉维科尔酒庄(chateau la vieille cure)位于法国波尔多(bordeaux)弗龙萨克(fronsac)产区的利布尔讷(libourne),是一家美国企业旗下的酒庄。早在17世纪,拉维科尔酒庄所在的地区就有葡萄种植的记录了。1986年底,两位来自美国的波尔多葡萄酒爱好者――科林·法仑巴奇(c
炮鸣之地酒庄出名的葡萄品种就是皮诺塔吉(Pinotage),占所有葡萄品种种植面积的50%,并且绝大多数的树龄在50年以上,此外, 赤霞珠占35%,梅洛为7.5%,剩下的是霞多丽。为了保证葡萄原料的质量,炮鸣之地酒庄严格控制葡萄的产量并制定了合理的采收时期。皮诺塔吉的生产量是6吨/公顷,而霞多丽是4吨/公顷。另外,炮鸣之地酒庄对葡萄的成熟度也有严格的分析检测技术,以保证葡萄原料的质量。由于炮鸣之地酒庄一直遵守传统的发酵工艺,生产出的葡萄酒具有经典、优雅的旧世界风格,非常受消费者欢迎。
炮鸣之地酒庄生产的葡萄酒曾在国内和的葡萄酒大赛上屡获大奖。2005年在伦敦举行的葡萄酒和烈酒大赛(IWSC)中该酒庄葡萄酒大放异彩,荣获南非年度葡萄酒产品奖――戴夫?休斯杯(Dave Hughes)。葡萄酒和烈酒大赛是世界**的、权威的葡萄酒大赛。该酒庄葡萄酒中“Kanonkop Pinotage”和“Kanonkop Paul Sauer”这两款经常获得大奖的葡萄酒还被《葡萄酒观察家》杂志评为100种受关注的葡萄酒。
以上就是酒商网93wang.cn整理最新关于《炮鸣之地酒庄建立于什么时间?》的全部内容,酒商网每日更新白酒知识,洋酒文化,葡萄酒红酒产区知识以及酒水加盟招商信息。
来源链接:www.93wang.cn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奥芭奇-蒙裴洛酒庄建立于什么时间?
奥芭奇-蒙裴洛酒庄(chateau haut-bages monpelou)是法国波尔多波雅克(pauillac)产区的酒庄之一,在中级酒庄联盟(lalliance des crus bourgeois)2012年发布的中级酒庄(cru bourgeois)名单中榜上有名。奥芭奇-蒙裴洛酒庄的葡萄园位于波雅克(paui